為防範非洲豬瘟入美國月子侵台灣,由於最有可能的傳染途徑就是境外攜入中國大陸肉品,而今日立法院審議草案通過,農委會研擬修正動物傳染病防治條例,最高罰款提高至100萬。農委會副主委黃金城表示,目前大陸疫情野火燎原,處於高峰期,台灣處於高危險期。
黃金城提到,動物傳染病美國月子中心的擴散期大約2至3月,尤其是新的病毒,擴散速度更快,目前中國大陸本土幾乎都中標,像是過去台灣地區羊痘流行時,也是2至3個月就傳遍全台,而在非洲豬瘟部分,已經擴散至大陸邊境地區,因此台灣處於高風險區域。
而在動物傳染病防制條例第45條之一的修正草案中,立法委員修正罰鍰為新台幣一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希望藉此能嚇阻旅客僥倖的心態,雖還需要經過二讀、三讀後才能正式實施,黃金城表示,最快明年可上路。
而在國內的防疫部分,黃金城說明,農委會偕同環保署將於12月3日起對養豬戶實施全面稽查,希望能落實廚餘蒸煮的機制,以杜絕豬隻中標,若是不符合規定,將處以1.200~6,000元的罰鍰。
由於台灣豬肉年產值高達700億元,若加上設施、藥品等相關產業,產值可衝破1,000億元,黃金城表示,若是台灣真的有疫情傳出,將會針對疫區縣市進行防疫,禁止當地使用廚餘養豬,且當地豬隻只能在當地宰殺,宰殺完的屠體才能送往其他地區。
赴美國生產搭飛機注意事項:坐飛機會對胎兒有影響嗎?
懷孕媽咪坐飛機只對「懷孕早期」的胎兒跟「懷孕晚期」的胎兒有影響,「懷孕中期」坐飛機對胎兒沒有影響。
一般來說,懷孕媽咪是可以乘坐飛機的,但是,懷孕28周以後,懷孕媽咪搭乘飛機是有一定的風險的。因為飛機在高空時,機艙內外會產生一定氣壓差,對懷孕超過28周的媽咪來說,由於此時子宮內羊水較多、子宮張力較大,氣壓差易引起早破水、發生早產,嚴重的甚至會發生胎盤早剝,危及大人和孩子的生命。
另外,飛機上沒有專業的醫生,醫療設備等也遠不如正規醫院,萬一在飛機上早產,媽咪和嬰兒很難美國生產受到專業的護理,容易發生無法預期的意外。
懷孕早期搭飛機:
懷孕早期(頭3個月),是早孕反應(如噁心、嘔吐、食欲不振等)最重的時期,也是胎兒器官形成的關鍵時期。胎兒的生長發育還不穩定,容易發生流產。如果在孕早期有先兆流產情況,乘飛機出行更易增加危險性。懷孕媽咪在飛機上不慎摔倒或碰撞,也會增加母體或胎兒發生意外的可能。
懷孕中期搭飛機:
懷孕媽咪在「懷孕中期」坐飛機出行風險相對最小。因此時期的媽咪身體情況相對處於穩定。在這個階段,大多數懷孕媽咪孕吐的症狀已經消失,流產和早產的風險也較其他孕周要低。所以,一般認為在這個時期的懷孕媽咪乘坐飛機出行的風險相對是最小的。
懷孕晚期搭飛機:
懷孕晚期(後3個月),旅途中的意外有可能誘發子宮收縮、早產、胎盤早期剝離等嚴重併發症。懷孕媽咪在飛機上長時間不活動,再加上增大的子宮壓迫血管影響血液回流,易導致血栓形成。懷孕晚期或合併高血壓、蛋白尿、水腫、糖尿病等,危及媽咪自己和胎兒的生命。
提醒您,如果想在懷孕早期和懷孕晚期搭乘飛機出行,最好先徵求婦產科醫生的意見,由專科醫生根據媽咪個人的身體情況做出具體的風險評估後再作決定。而對於懷疑36周以上的媽咪,為安全起見,最好是不要坐飛機。